孙继海这样说苏超,中国足球能有好吗,真的是令人无语_小球员_职业_青训
说真的,你们看了最近孙继海那档采访没? 就是那个前国脚、英超名宿孙继海啊。
他在节目里聊到今年爆火的“苏超”,直接来了一句:“完全没关注过,它也就只能带动文旅。 ”
![]()
我当时差点把水喷屏幕上! 人家苏超决赛今晚就要在南京奥体中心打了,南通对泰州,门票早抢光了,他居然说“完全没关注”?
他补刀说苏超和职业足球是两码事,一个是群众体育,一个是竞技体育,“足球不太有机会升起国旗了”。 这话听着咋那么别扭呢?
其实这已经不是孙继海第一次这么评价苏超了。 夏天的时候他就说过苏超对培养人才“影响不多”,这次又强调业余比赛和青训是两码事。
作为中国足球的传奇人物,孙继海确实有资格说专业观点,人家踢过世界杯,进过英格兰足球名人堂,现在还在搞青训,自曝投了2000多万培养小球员。
问题是你连比赛都没看过,就直接判了“只能带动文旅”,是不是有点太草率了?
![]()
说到文旅,苏超还真把这事儿玩明白了。 常规赛78场比赛,现场看了211.89万人,场均2.7万! 线上直播更吓人,17.35亿人次观看。
半决赛南京对泰州那场,南京奥体挤进61565人,直接刷新中国业余足球纪录。 各市政府都跟着忙活,光江苏省政府就为苏超开了四次会,说要“放大联赛带动旅游、餐饮、住宿的链式效应”。
盐城搞过“输球文旅套餐”,常州推销萝卜干,还有什么“观鸟 观赛”套餐,订单蹭蹭涨。 这不比某些中超球场空荡荡的强?
但孙继海可能没留意的是,苏超的火爆恰恰戳中了中国足球的痛处。 日本注册球员83.44万,中国呢? 才50万出头,差出30多万。
咱们青训体系老被骂“乌烟瘴气”,选苗子都难。 可苏超怎么玩的? 516个参赛球员里,职业球员只占5.6%,学生、工人、个体户这些业余球员反超65%。
![]()
南京队里还有个中超的冯伯元,因为俱乐部来了新外援没机会上场,跑来苏超保持状态。 这不正好说明业余和职业能联动吗?
孙继海总强调“竞技体育要靠成绩说话”,但咱们的职业成绩咋样? 国足世预赛输过印尼,世界杯门槛都摸不着。
反而苏超这种“草根狂欢”倒让足球回归了本质,10块钱一张票,有的城市还免费送早鸟票,有的甚至给外地球迷包大巴送快餐。
年轻人把球队编成段子:南京队有“六朝帝王气”,徐州队是“大汉遗风”,扬州镇江成了“早茶CP”。 这不比那些“烧钱竞赛”的中超俱乐部更接地气?
上海媒体《新民晚报》最近还怼了孙继海的观点,说业余和职业不是二元对立。想想也是,英格兰足总杯里业余队淘汰英超豪门的事儿不少见。
![]()
苏超规程允许每队配3名现役职业球员,这不就搭了个桥梁吗? 而且咱们的草根足球去年刚拿了亚足联“金级”认证,中冠联赛、县域足球赛都火得不行,贵州“村超”带得各地跟风办赛。
这些孙继海可能没细看,但数据摆着呢:2023年全国县域足球赛覆盖近600个县,10万多人参加。
当然啦,孙继海担心“升国旗”的国家荣誉感我能理解。 可如果职业足球老踢不出成绩,群众体育又被打成“二流”,那中国足球的根到底在哪儿?
苏超半决赛那6万多人呐喊的现场,盐城队18岁小将李瑞龙的中场吊射,17岁门神严子航扑出必进球,这些瞬间难道不比某些职业比赛的沉闷场面更热血?
![]()
话说回来,孙继海的青训机构还在到处找“未来能扛旗的苗子”,而苏超连他家乡队的名单都定好了,想加塞都没门。 这俩路子到底谁能真救中国足球? 我反正没答案……你们觉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