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杜海勒1-3,联合4-1,国民4-0加拉法,亚冠西亚区积分榜名单公开_沙特_欧冠_欧洲足联欧洲联赛
当吉达国民在2025年亚冠决赛中2-0击败日本川崎前锋,捧起队史首座亚冠奖杯时,球迷们却对着首发名单愣住了——场上11人中有9张欧洲联赛熟悉的面孔,从英超、意甲到土超,这支球队更像是一支“欧冠拼盘队”而非传统意义上的亚洲俱乐部。 同一赛季的亚冠四强中,沙特球队包揽三席,利雅得新月甚至在一场淘汰赛中7-0血洗韩国光州FC,创下亚冠改制后最悬殊比分纪录。
沙特的“钞能力”正在重新定义亚冠
自2023年C罗登陆利雅得胜利起,沙特联赛以两年豪掷12.3亿欧元的力度,引进了42名五大联赛现役球星,规模超过中日韩三国联赛总和。 亚足联同步放开外援限制后,沙特俱乐部彻底拥抱“欧化”:吉达国民的冠军阵容中,12名注册外援有11人来自欧洲六大联赛;利雅得新月注册11名外援全员出场,仅内马尔因伤缺席较多。 这种配置让亚冠赛场出现诡异对比:一边是沙特球队用8-9名外援首发,另一边是日本川崎前锋、韩国光州FC等队仍以本土球员为主框架。
高额奖金驱动着军备竞赛。 亚冠精英联赛冠军奖金高达1200万美元,是日本J1联赛冠军奖金的6倍以上,就连晋级八强的收入也足以吸引中小联赛豪门加入外援竞购。 马来西亚柔佛队注册18名外援,卡塔尔萨德配置11名外援,泰国武里南联甚至在对阵吉达国民时派出10名外援同时登场——尽管其球员级别仍无法与沙特豪门相提并论。
冷门频发:金元足球并非无敌?
但“欧冠级”阵容并非总能稳操胜券。 2025年9月的亚冠小组赛中,身价1.4亿欧元的沙特豪门吉达联合,竟在客场1-2被身价仅其五分之一的阿联酋阿布扎比联合绝杀。 比赛中吉达联合球员第37分钟染红,多打一人的主队利用高温湿热环境拖垮对手,最终在补时第8分钟完成逆转。 同夜另一场,卡塔尔加拉法队在3-2领先且多一人的情况下,因门将第87分钟红牌罚下,被阿联酋沙迦队补时第10分钟4-3绝杀。
这类冷门早有先例。 2024年4月,阿联酋艾因队在亚冠半决赛首回合4-2击败当时34连胜的利雅得新月,全队身价仅对手七分之一的艾因,用快速反击和定位球战术撕碎了沙特豪门的防线。 更早的2023年,利雅得胜利在八强战中被艾因淘汰,尽管拥有C罗和控球率优势,却因补时阶段红牌和效率低下出局。
西亚足球格局正在撕裂
亚冠西亚区的积分榜呈现两极分化:利雅得新月、吉达国民等沙特球队常以全胜战绩断层领跑,而伊朗、乌兹别克斯坦等传统劲旅则在外援军备竞赛中逐渐掉队。 但阿联酋俱乐部通过团队纪律和主场优势不断制造意外,例如沙迦队4-3逆转加拉法一役,全场跑动距离比对手多8%,并针对性利用对方门将红牌后的防守漏洞。
这种撕裂更体现在赛事设计上。 亚冠精英联赛直接照搬欧冠瑞士轮赛制,决赛阶段集中至沙特举办,被媒体称为“为沙特量身定制”。 结果便是:2025年亚冠四项个人奖项(冠军、最佳球员、最佳射手、最佳门将)全部由沙特包揽。
当亚冠变成“欧冠亚巡赛”,我们到底在看什么?
有球迷调侃,如今看亚冠仿佛在看欧冠球星养老院巡回赛。 吉达国民的冠军阵容中,马赫雷斯、菲尔米诺、伊万·托尼等均是在欧洲成名后转投沙特,他们的经验确实提升了比赛节奏和对抗强度——利雅得新月7-0光州FC一役,全场射正率高达52%,几乎每2次射门就有1次命中门框范围内。
但争议随之而来:一支靠11名“欧冠球员”夺冠的球队,究竟能否代表亚洲足球的真实水平? 当沙特球队用欧洲外援包打天下,日本、韩国、伊朗等队仍坚持本土球员主导时,亚冠的传统竞争逻辑已被颠覆。 川崎前锋主帅长谷部茂利在决赛失利后坦言:“短期想对抗沙特,只能加大投资”——这句话,如今听来像是对亚洲足球未来的预言,还是警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