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好没去篮网!杨瀚森证明:选队比选秀顺位更重要_波特兰开拓者_中国_克罗宁

作者:米妮小小编发布时间:2025-10-12 19:02:44阅读次数:0

选秀夜布鲁克林篮网操作间内,当波特兰开拓者用第16顺位选中中国中锋杨瀚森时,一阵沉重的寂静笼罩了整个房间。手握五个首轮签的篮网管理层,刚刚错过了2025年选秀大会最大的惊喜。

图片

那天,杨瀚森身着定制白色西装,在父母陪伴下站在纽约巴克莱中心。这位20岁生日的中国球员,成为继姚明和易建联之后第三位在NBA选秀首轮被选中的中国球员。而拥有第8、19、22、26和27顺位五个首轮签的篮网,却与这位心仪目标失之交臂。

开拓者总经理乔·克罗宁在选秀后的新闻发布会上毫不掩饰对这位中国新星的期待。“我们认为杨瀚森是一位很特别、很有天赋的球员,身体条件出众且技巧高超,传球能力和篮球智商都很高,”克罗宁如此评价这位他跟踪考察了两年的新秀。

图片

01 篮网的选秀迷思,五签在手却错失良机

选秀前外界普遍预测篮网会用19或22号签选择杨瀚森。篮网管理层可能计划用较低顺位“捡漏”,却未料到开拓者通过交易获得16号签直接截胡。这种犹豫不决的选秀策略,让人联想到篮网历史上的多次选秀失误。

从1987年错过斯科蒂·皮蓬,到1990年忽视加里·佩顿,再到1996年与科比失之交臂,篮网似乎总在选秀关键时刻做出令人质疑的决定。此次错过杨瀚森,可能成为篮网选秀史上又一个备受诟病的决策。

篮网选秀会议室内的决策过程令人费解。他们拥有足够多的筹码向上交易选秀权,却选择了按兵不动。球队也没有将多个首轮签打包交易未来资产,而是一口气选中五名新秀,导致阵容拥挤不堪。

目前篮网阵容已满21人,训练营名额爆满。这五名新秀中有四人是持球型打法,球权分配问题在夏季联赛就已显现。

02 开拓者的精心谋划,两年跟踪终得回报

当篮网还在犹豫不决时,开拓者已经为引进杨瀚森做了两年精心准备。从2023年起,开拓者就多次派出球探和管理层成员前往中国考察杨瀚森的比赛,建立了详细的球员档案。

开拓者副总经理麦克-施密茨曾亲自到中国现场观看杨瀚森比赛。前青岛队外援杜普里斯加入开拓者后,也积极向管理层推荐这位前队友。这些细致的前期工作,为开拓者的选秀决策提供了坚实依据。

选秀前开拓者原本手握11号签,但他们精明地向下交易换取16号签和未来资产。这一操作既成功选中心仪目标,又为球队积累了更多筹码。

开拓者总经理克罗宁明确表示:“我们会重点培养杨瀚森,他将有非常光明的未来。”球队为其设计的四年2139万美元合同,也体现了对这位中国新星的投资决心。

03 环境决定成长,两队培养能力天壤之别

杨瀚森若加入篮网,将面临截然不同的成长环境。篮网目前后场有以单打著称的卡姆·托马斯,这位后卫几乎不传球。球队还存在阵容结构问题,缺乏真正的组织核心。

篮网新选中的五名新秀中,四人是持球打法,一个篮球明显不够分。相比之下,开拓者拥有更稳定的团队结构和明确的培养方向。

开拓者主帅比卢普斯以培养年轻球员著称,他承诺为杨瀚森设计高位持球战术。这种针对性的培养计划,将帮助杨瀚森更好地发挥技术特点。

图片

波特兰的球队环境也更利于新秀成长。开拓者后场有亨德森担当核心,中锋位置恰好需要替补,这为杨瀚森提供了合理的上场机会和发展空间。

而篮网内部则充满不确定性。球队正处于重建初期,缺乏明确的建队方向。这种环境可能让新秀陷入无序竞争,不利于长期发展。

04 球员特质与球队需求,天作之合还是勉强凑合

杨瀚森的技术特点与开拓者的球队需求高度契合。这位2米16的中锋拥有出色的篮下技术和策应能力,场均能贡献3次助攻,被球探认为是“中国约基奇”。

开拓者总经理克罗宁特别欣赏杨瀚森的篮球智商和传球能力,认为这些特质符合现代NBA对空间型内线的需求。球队计划利用他的全能技术丰富战术体系。

图片

杨瀚森在CBA的表现证明了他的价值。2024-2025赛季,他场均能贡献16.6分、10.5个篮板和2.6次封盖,高居联盟封盖榜首位。这种全面表现吸引了众多NBA球队的关注。

尽管开拓者内线已有艾顿克林根等球员,竞争压力不小。但球队明确的培养承诺和战术定位,为杨瀚森提供了清晰的发展路径。

反观篮网,球队内线体型偏小,需要护框型中锋。杨瀚森的技术特点本可完美补强篮网的内线缺陷,但错过之后,篮网只能寻找其他解决方案。

图片

05 市场价值与球队利益,商业考量不容忽视

从市场角度分析,杨瀚森的商业价值不容小觑。开拓者选中杨瀚森后,社交媒体粉丝一夜之间暴增二十万,官网球衣预售三小时便破万件。这种即时市场反响,印证了中国球员的庞大商业影响力。

回顾历史,火箭选中姚明后,中国赞助合同额度翻了七倍,球队估值在两年内猛涨40%。开拓者显然也希望复制这种成功,通过杨瀚森打开东亚市场。

篮网老板蔡崇信作为华人企业家,本应更清楚中国球员的市场价值。然而篮网此次选秀决策,似乎未能充分考虑这一维度。

开拓者总经理克罗宁强调,选中杨瀚森“不仅考虑到市场,这种篮球因素与商业价值的平衡,体现了球队的综合考量。

对篮网而言,错过杨瀚森不仅意味着篮球实力的损失,在NBA全球化深入发展的今天,这种失误可能影响球队的长期商业布局。

06 篮网的选秀哲学,短期利益与长期规划的矛盾

篮网此次选秀操作反映了球队在短期利益与长期规划之间的深刻矛盾。球队一口气选中五名新秀,体现出对年轻资产的渴望,但缺乏清晰的建设蓝图。

从球队阵容看,篮网急需控卫补强。在施罗德拉塞尔相继离队后,球队一号位出现真空。选秀中摘下德明和特劳雷两名控卫是合理选择,但同时选中四名持球型球员则令人费解。

篮网新教练上赛季打造的战术体系强调分享球和快速三分。这套体系本需要一个擅长传球的后卫支撑,杨瀚森的策应能力本可完美适应这一体系。

业内专家指出,控球后卫是球场六个位置中进攻影响力最大的位置。篮网希望在控卫位置“练蛊”的思路可以理解,但一次选四名持球人的做法是否合理值得商榷。

比较开拓者与篮网的选秀策略,前者目标明确且执行果断,后者则显得犹豫且缺乏整体规划。这种差异可能导致两队在未来发展上产生显著差距。

图片

选秀次日,篮网更衣室显得格外冷清。新选的俄罗斯控卫德明几乎无人问津,社交媒体评论区被中国球迷的批评声淹没。与此同时,波特兰的开拓者训练馆内,杨瀚森已开始与新队友合练。

开拓者教练组为杨瀚森量身定制了训练计划,重点提升他的三分稳定性和横向移动速度。球队总经理克罗宁多次到场观看,确保这位新秀得到足够关注。

篮网管理层则面临当地媒体的连番质疑。一位评论员直言:“篮网手握清一色好牌,却让别人先胡了。”

标签:
收藏
分享
发表评论
发布
no-data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