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花难撑双线战局,6中场成战术转折点,吴曦引领,亚冠调整不影响大局_球员_1
在经历了七月的强劲表现后,上海申花这个夏天的东风来得太快。刚在排行榜上占据首位的他们,却在八月遭遇了连番伤病袭击,节奏瞬间被打断。如今看来,路易斯的受伤只是个别事件,真正的问题在于斯卢茨基一味依赖的442战术已经难以施展。
米内罗的赛季因伤提前结束,尽管在夏窗开启后试图进行补充,但紧接着的伤员不断归队使得球队面临极大的应变挑战。阿马杜刚复出,在七月份为球队注入新鲜血液,使其迎来了抢分高潮,然而这波反弹持续的时间并不长,自八月份以来,申花只获得了5分的成绩。更大的问题在于,主力球员体能消耗过多,而替补席却显得寥寥无几。
过去被视作主力轮换的球员如徐皓阳、汪海健、杨泽翔等,如今却几乎全部坐冷板凳。于汉超成为替补席上唯一有存在感的球员,表面上看似丰富的替补阵容,实际上实则脆弱不堪。
后防线的问题尤为突出。朱辰杰和蒋圣龙一旦缺阵,便无人能够代替。而金属凯与艾迪在关键比赛中又显得无能为力,若再出现防守失误,基本盘将持久动摇。更何况,双线作战让球队的体力和阵容深度承受着巨大的负担。
对比之下,成都蓉城明确表示将亚冠置于次要位置,将重心放在联赛。对于申花来说,现实可能也必须考虑这样的取舍。与其在双线间疲于奔命,不如将资源集中到争夺更有希望的中超冠军上。
此刻,442战术显然已无法继续下去。路易斯的缺席让锋线失去了重要进攻支点,双中锋体系的基础开始动摇。强行维持442,只会导致再次陷入无所作为的尴尬境地。调整战术体系是逃离困境的唯一途径。
值得庆幸的是,中场球员的多样性为申花带来了转机。球队目前拥有6名具有互补风格的中场:阿马杜、李可、杨皓宇、高天意、吴曦及特谢拉。这几名球员完全具备灵活组合的潜力,可以借鉴客场3-2战胜国安时的做法,采用阿苏埃单箭头,充分利用中场的组织力与推进能力,以构建控球优势。
当然,能否顺利调整,关键在于斯卢茨基是否愿意打破自己固有的战术信念。442战术在历史上确实曾辉煌,但现阶段的人手限制要求他需要更灵活的策略。围绕吴曦与特谢拉搭建攻击核心,让阿苏埃承担最终的进球任务,这样的方式不仅不会显得保守,反而有助于填补因伤病造成的空缺。
接下来的赛程十分密集,9月12日申花将在客场面对状态正佳的山东泰山,这场比赛将是检验球队的绝佳机会。赢得这场比赛不仅能为球队续命,还能增强主帅的调兵遣将信心。紧接着的9月16日,将前往江原参加亚冠,继而在9月21日回到主场对抗成都蓉城,10天内进行三场比赛,如何合理轮换、决策是摆在申花面前的重要考题。
追逐冠军,首先要保证不掉队。虽然亚冠仍具备一定的重要性,但当前并不是全力出击的时候。适当的轮换没有什么可羞愧的,许多中超球队早已熟悉在亚洲赛事中节省体力的方法,而现阶段的上海海港则是少数能够保持外援齐整的队伍,其他球队都在边打边调整。
再说一句实在话,将蒋圣龙推上前锋线的想法虽然看似巧妙,实则不可行。后防线上已是最后的防线,必须维持稳定。若前场人手不足,就要从中场寻找解决方案。申花本赛季最大的问题不在于缺乏球员,而是未能有效利用现有人手。
除了主要球员,年轻球员同样值得关注。刘诚宇不再是新人,王汉龙在U21联赛上的表现也相当出色。在剩余的7轮联赛中,并非没有时间采取调整,关键是俱乐部管理层的决心。斯帅也须为自己的教练职位考虑,若再不放弃442的坚持,恐怕连争冠资格都将岌岌可危。
眼下的申花并不缺乏实力,缺的是清醒认识现实的时刻。路易斯的受伤并不是绝境,而是一个机会。究竟如何转变?依靠改变战术阵型、加强中场,以及吴曦撑住中轴线。至于亚冠,就暂且进行轮换,全力冲刺中超,才是当务之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