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里克:刚加盟曼联时憋着一股劲儿,想证明自己配得上曼联

作者:米妮小小编发布时间:2025-07-22 03:38:05阅读次数:0

近日,曼联名宿里奥-费迪南德采访了卡里克,二人回顾了过去的曼联,同时卡里克讲述了现在和过去中场位置的不同之处以及他刚加盟曼联时的状态。

图片

费迪南德:我们来聊聊六号位吧。你踢的正是六号位,现在这个位置在现代足球里已经变成最重要的了,所有真正懂球的人都会这么说。但你当年在踢的时候,有想过这个位置会变得这么关键吗?

卡里克:“我觉得在当时,队形的拉开比现在大多了。你想想,从一个后卫线跑到另一个后卫线。你去看老比赛录像,每个人都基本是单挑,你在边路1v1,我在中场1v1或者2v2。整个场面是拉开的。但现在,队形更紧凑,所有人彼此之间都更近了。而且中场球员现在必须整合全场,既要接球又要护球,还得指挥。就得更聪明、更灵活。我们以前踢球有时候也讲配合,但说实话,有的时候也直接一脚就打长传了。我有时候还冲你喊呢,‘你长传干嘛啊?给我啊!’你可能一脚找瓦扎(鲁尼),或者直接打身后,那整场就被拉开了。但现在不是这样。现在中场要负责把一切都串联起来。”

费迪南德:“我看我们那时候的曼联,真的很有整体感,场上场下都很连着。但现在你看,好像教练有25人名单,谁都能往里一塞,然后系统也照样运转。但我们那个时候如果换了谁,整个球队的化学反应都会变得特别大。”

卡里克:“就是这样。我今天开车过来时还在想,我们那个更衣室里,那些我有幸一起踢过球的顶级球员们,他们都有一点,他们都是团队型球员。虽然我们队里有不少大牌,挺有脾气的,但我觉得这都跟教练(弗格森)有关。他从来不是把自我放在最前面,他强调的是曼联是最重要的。你懂我意思吗?有些东西你可以通过训练教出来,但有些是靠关系、默契,是靠彼此为对方拼、为团队服务那种感觉。”

费迪南德:“你说得太对了。我们队里确实有不少大牌球员,像瓦扎、C罗、纳尼……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风格、性格。”

卡里克:“对,他们身上都有一点傲气、一点自信。他们知道自己有实力,但他们踢球永远是以团队为第一。我特别爱跟斯科尔斯搭档,就是因为他从来不做那种“我为自己踢”的事。他不会为了上头条、为了抢镜头,而去做多余的动作。他永远想着的是球队。”

费迪南德:“你是全队核心位置,所有出彩的事情都绕不开你。而我跟维达,是站在你身后的那两个。很多人总是说“我跟维迪奇的搭档怎么怎么好”,但我想听听你怎么看——像我跟维迪奇这种后卫,要做些什么,才能让你踢得更舒服、更好?”

卡里克:“沟通,绝对是最重要的。你在这方面比维迪奇更主动,但他也会喊。他会用最简单的方式告诉我,比如“左边”、“右边”、“左肩”、“右肩”这种提醒。我都不用回头看,我只要往左一挪或右一挪,我就知道背后有人。我完全信任你们。这让我省了很多事,你们也省了很多事。有时候你提醒我多跑几步,但很多时候,我们都在省体力。因为我们根本不需要去做额外补位,完全信任彼此的站位和判断。”

费迪南德:“那说回你的位置,现在的比赛里,你觉得谁是这个位置上最顶尖的球员?”

卡里克:“罗德里,应该是最直观的答案。大家现在说起他,都在强调他不在时球队就断线,他在的时候就运转顺畅。当然了,现在说得有点极端,夸大了点。他确实是个了不起的球员,但无论怎样,他确实是每支球队的中枢。而且他踢球那种“简单”,其实是很难做到的。他让复杂的事看起来像是理所当然,让你感觉他没怎么动,但他其实一直在掌控。他踢得不是‘这一秒’的足球,他是‘从上往下看’的。他在场上不是只靠脚下动作,而是脑子在整个俯视全局,谁在动、谁在抢、空当在哪、我要切哪条线路。”

“我一直觉得,最好的球员看球像是从空中看下去的。他们就像有无人机视角,能看到每一个点、每一个人。其他很多球员踢的是‘眼前五米’的球,凭感觉一对一过了你,但他根本不知道自己身后有没有空挡,也不知道队友在哪。最顶级的中场,踢得就像是‘开广角镜头’的球,他们能把整块场地一览无余。这就是罗德里为什么能在现在这个时代脱颖而出的原因。”

费迪南德:“我想跟你聊聊你刚加入曼联那会儿。我看过一句你说的话,当你被问到要不要穿16号球衣时,你说:‘我差点把教练的手都掰断了。’说实话,这不像你平时说话的风格啊。你总是那种比较冷静、低调、诚实的人,不是那种特别冲的类型。可当我看到你说那句话时,我心想:“不,这哥们没问题,他一定能行。”你懂我意思吧?但你当时是怎么想的?毕竟那可是罗伊-基恩的号码。”

卡里克:“这得看你怎么理解了。他肯定是英超历史上最好的中场之一,毫无疑问对俱乐部的影响也巨大。但对我来说,更重要的是一种内心的东西。我老婆也会告诉你,我心里总有那么一股倔劲儿。那种感觉是从里面冒出来的,是一种“你必须做到”、“你必须去拼”、“你必须去证明自己”的信念。所以球衣号码对我来说没那么重要,但我的确有那股劲儿在我心里:我来这,是因为我觉得我够格,我想证明我能配得上曼联。”

费迪南德:“通常俱乐部或者教练会下意识地想着我们得找个跟基恩差不多的人来替,对吧?尤其是基恩这种类型,身体对抗是他比赛里特别重要的一环。他有时候是靠身体统治比赛的。那你在那种情况下怎么想的?”

卡里克:“说实话,他能做任何事情。我自己虽然没和他当过队友,但我们交手挺多次的。但你没法替代他。就像在他之前的布赖恩-罗布森一样,他俩是完全不同的球员类型。所以说,这种时候换人根本不是找谁来接班的事儿。而是看教练有没有那个眼光判断出:我们球队现在真正需要的是什么?比赛的趋势正在往哪边走?风格是不是要调整了?”

费迪南德:“其实我们在签你之前,跟你交过手。我们打热刺那场我记得特别清楚,那场你踢疯了,尤其是你那场的传中,还有定位球。那是我第一次真正意识到——他不只是脚下技术好,他的传球已经是另一个档次了。我那一刻突然就明白了:我们必须改变踢法了。因为迈克尔来了,罗伊离开了,打法要变了。那你当时有没有觉得自己是不是要影响整个球队的风格,会不会有压力?”

卡里克:“说真的,我当时根本没想那么远。我满脑子想的就一件事,我要赢得这更衣室里这些人的信任。比起考虑球队明年要怎么踢、我要带来什么影响这种问题,我更在乎的是:这些队友得信我,愿意让我跟他们一起踢。我当时坐在训练场更衣室,旁边是吉格斯和斯科尔斯,我心里就在想:我的天,我得让他们相信我,得让他们愿意把球传给我。这比什么号码、位置、战术都重要。信任,是一切的基础。”

费迪南德:“那你是怎么度过那段时间的?就是那种有点脆弱、有点自我怀疑的状态。球朝你飞来的时候你还得装作镇定。”

卡里克:“我能说句实话吗?那时候我的腿真的在抖。”

费迪南德:“真的,我一直觉得,要是我们那时候训练时有人戴了心率检测器,数据肯定是爆表的(笑),严重超标。那种变化太夸张了。明明不是比赛,但你感觉压力巨大。”

卡里克:“而且你其实都没怎么动,基本上就是站着。但你的大脑、心跳、整个人全都在“轰轰轰”那种状态里。但那种感觉里又藏着一种东西,那是我内心深处的一种声音。那个声音在说:是的,这就是我要的地方,这正是我想来的地方。你还记得训练里的“抢圈”吧?当时不是有两个、三个不同的小圈么?”

费迪南德:“你进的是哪个圈?”

卡里克:“我当时是特意做了决定的,我就想去那个老大哥们的圈。我就想进去。我就想要那种感觉。我想成为重要的球员,想赢得他们的信任,想达到那个水平。”

费迪南德:“那时候那个圈里都谁?”

卡里克:“会轮着换人,但通常都是你(费迪南德)、索尔斯克亚、吉格斯、斯科尔斯、加里-内维尔,然后还有加布里埃尔-海因策。他那时候在还挺狠的,你记得吧?他传球总是把球直接狠狠地砸进来。”

费迪南德:“他现在是阿森纳的教练了。我真的等不及想见见他,他老是直接朝人砸球。”

卡里克:“他左脚确实挺漂亮的,但他那种传法是真的狠。但我就想进那个圈。虽然我这人平时看起来挺冷静、挺随和,但我内心是想站在那个地方的。我想在那里学习,想看看最好的球员是怎么踢的,想向自己证明我也配在这里。”

“我在曼联第一个赛季其实还挺不错的,联赛冠军拿下了。但我们在足总杯决赛里被切尔西打败了。那年夏天我永远不会忘,我本来以为:我刚赢了英超,这应该是我人生巅峰时刻吧。但整个夏天,我脑子里想的都是,我们输掉了足总杯决赛。就是那种“输了、输了、还是输了”的感觉。”

“我原本以为,赢得第一个奖杯后,我会特别满足,会特别开心。但事实上我觉得不够。我从没想过我会这样,我以为我会特别高兴,但我当时心想:还得再来一次。然后我们第二年又打进了足总杯决赛,又碰上切尔西,那时候我就带着上一年的那种我不能再有这种失落感去踢的。”

费迪南德:“我们两次在欧冠决赛输给巴萨,他们可能是史上最强的俱乐部。而那两个赛季我们都拿了联赛冠军。但对我来说,那两个夏天可能是我人生状态最糟糕的时候。”

卡里克:“第一次在罗马输决赛那年,真的像天塌了一样。我们那时候那支球队其实真的很强,我们好像是25场欧冠不败,从圣彼得堡那年开始算起,两整年没有输球。从那之后,一直赢,一直到最后那场决赛,结果输掉了。那一刻我真的觉得:我是不是踢不了这个级别的比赛了?那种我够格吗的怀疑,持续了好几天。那种打击真的很重。然后你慢慢又爬出来了,重新调整,再来。但说真的,那两年真的太疯狂了,最后却是那样一个结尾。”

标签:
收藏
分享
发表评论
发布
no-data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