啃食人血馒头!英媒借若塔之死上演流量狂欢
转会窗口期,出版商们为博点击,连篇累牍地炒作所谓“重磅”与“助推”,本质虽无聊,倒也无关痛痒。全当是些胡言乱语罢了。
媒体的底线早已堕入深渊,但总有一条红线绝不该触碰:绝不该拿逝者的死亡做点击诱饵 (clickbait death)。这难道不是人尽皆知的常识?可悲的是,现在看来,必须重申。
当悲剧降临——尤其是像利物浦球星迪奥戈·若塔这般猝然离世——有些规则更应被恪守:绝不该在标题里省去逝者之名;绝不该计较悼词声明的字数多寡。
然而,《快报》(Express) 却用行动诠释了何为“下限”。在若塔死讯曝光的第一个小时内,他们竟疯狂推送了12篇报道!
其中充斥着:
> 《天空新闻插播利物浦足球俱乐部悲剧突发新闻公告》
这就是新闻核心?简短回答:放屁! 若你执意要写,就用他的名字啊——迪奥戈·若塔!你们这群食尸鬼!
> 《迪奥戈·若塔去世:皮尔斯·摩根发布动情单字声明,利物浦球星逝世》
那“单字”不过是“心碎”(heart-breaking)。如此沉痛的表达,竟被包装成“单字声明”的噱头来钓取点击。
更令人发指的是,其“娱乐新闻编辑”炮制的一篇报道,让《媒体观察》怒不可遏:
> 《天空体育粉丝对“怪异”的迪奥戈·若塔死讯报道感到愤怒,主播做出重大改变》
滚远一点吧!在一个人(若塔)的死讯等待官方确认的悲痛时刻,天空体育新闻台(SSN)恪守规程、审慎处理,何错之有?某些媒体却忙着在社交媒体上搜刮那些因“等待太久”而抱怨的噪音。
“天空体育新闻台一片混乱,迟迟未发布公告,”这位“娱记”写道,“切入广告前,背景中人员奔忙;节目恢复时,主播皆着黑衣。”
这不是什么“怪异”(尤其当出处是X上仅有79个粉丝的里奇·威尔逊 (Richie Wilson)),这是对逝者最基本的尊重与专业规程!《快报》真该好好学学。
当家属沉浸在撕心裂肺的悲痛中,一场丑陋的流量争夺战已然打响。焦点竟是:“迪奥戈·若塔的妻子是谁?” 《太阳报》(The Sun)率先“拔得头筹”:
> 《迪奥戈·若塔的妻子露特·卡多佐 (Rute Cardoso) 是谁?》
讽刺的是,《太阳报》对露特·卡多佐近乎一无所知:年龄、职业、背景,一概欠奉。仅知她是若塔之妻,育有三子。更荒谬的是,竟以“未知”标注其幼子姓名——若非此刻不合适,本可一笑置之。
GB News 也“突然”对这位外国球星的死讯产生了兴趣——或许只因他殒命于汽车而非小船?
他们“洞察”道:“她对旅行兴趣浓厚,常于Instagram分享各地见闻。”
呵,好一番“深刻洞察”!读罢我们仿佛“真正认识”了这位刚刚痛失丈夫的女人?不,这只是无耻媒体争抢SEO排名的遮羞布。
《伦敦标准晚报》(Evening Standard) 紧随其后,坦承“其职业鲜为人知”。既如此,何必冠以“迪奥戈·若塔妻子是谁?”的标题?
原因有二:其一,他们本就不知;其二,在女人丧夫、稚子丧父的至暗时刻,追逐SEO关键词的行径,卑劣至极,形同噬血!
然而,媒体的堕落永无止境。当我们以为上述已是深渊,《镜报》(Mirror) 和《快报》再次刷新认知:
《镜报》刊出:《迪奥戈·若塔车祸残骸首张照片,展现悲剧事故后的惨状》。
《快报》则选用:《迪奥戈·若塔车祸首张图像曝光,遗体面目全非》。
这就是某些媒体献给逝者的“悼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