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什福德1700万亏损+林加德品牌破产!C罗梅西的“副业”有多狠?
当林加德的个人品牌JLingz在2025年1月正式申请清算时,这位曾身披红魔7号战袍的天才,终于为自己的“副业人生”付出了惨痛代价。
六年前,他在慕尼黑空难60周年纪念仪式上更新潮牌动态的荒诞场景,如今成了曼联球迷心中挥之不去的黑色记忆——一个职业球员的黄金年龄,就这样在服装设计、品牌宣传和商业站台中被彻底消耗殆尽。
林加德的悲剧,绝非孤例。
从2018年推出“Be Yourself”系列开始,这位曼联青训出品的中场就踏上了双轨并行的危险道路。彼时他尚未满26岁,正值职业球员的上升期,却把大量时间投入到潮牌运营中:与京东体育、可口可乐的商业合作占据训练后的时间,社交媒体充斥着时装大片和旅行打卡,甚至在双红会前夜仍在发布产品预告。
保罗·因斯曾一针见血地批评:“你根本分不清他是曼联球员还是时尚博主。”这种角色认知的错位,在2019年迎来残酷清算——品牌上线半年即亏损20万英镑,而林加德的竞技状态随之断崖式下跌,最终在2020年陷入长达一年的低迷,直至被曼联扫地出门。
拉什福德的“商业版图”则更为野心勃勃。这位英格兰锋线杀手在职业生涯关键期,竟同时操盘着三家房地产公司和母婴品牌Nala'sBaby。
据《太阳报》披露,其房地产投资总值高达1500万英镑,与桑乔联合注资的母婴品牌更估值1700万英镑。这些看似光鲜的商业数字背后,是训练场上日益明显的疲惫身影:跑动距离从英超前锋平均10.5公里降至9.2公里,冲刺次数减少37%,射门转化率跌至生涯最低点。
更讽刺的是,他频繁参与婴幼儿慈善活动的“公益人设”,实则是为自家品牌背书。
这对曼联“太子”的陨落轨迹,与梅罗的商业成功形成刺眼对比。C罗2006年创立CR7品牌时,曼联主帅弗格森曾明确要求他“先踢好球再想其他事”;梅西2010年推出M10系列时,巴塞罗那为其配备专业管理团队处理商业事务。
两位巨星始终遵循一条铁律:竞技表现是商业价值的根基。当C罗在尤文图斯加冕欧冠射手王时,他的内衣销量暴涨420%;当梅西在巴黎圣日耳曼斩获法甲金靴时,其个人品牌市值突破5亿欧元。
反观林加德与拉什福德,前者因潮牌亏损陷入财务危机,后者为维系房地产投资频频缺席加练——他们试图用商业光环弥补足球短板,却不知商业价值的根基早已崩塌。
这场职业球员的“副业灾难”,暴露出足球世界的残酷真相:顶级联赛从来不是多元宇宙,商业拓展必须建立在竞技硬实力之上。
当林加德在清算文件上签字时,或许会想起自己2019年那个绝望的赛季——那年他本可以征服欧洲,却选择了在服装设计软件里熬夜修图。
这不仅是个人选择的失误,更是对足球这项“纯粹运动”的终极背叛:绿茵场从不同情三心二意的逐梦者,它只奖励那些把灵魂献给草坪的战士。

